暑假来了,阿拉善右旗的孩子们可没闲着!社区活动室里,墨香飘飘,孩子们围着桌子练毛笔字,个个认真得像小大人。退休老师手把手教,握笔、下笔,一步步来,旁边还有工作人员帮着整理宣纸、纠正姿势,气氛既热闹又温馨。
巴丹吉林镇团结社区的活动室,成了孩子们的乐园。毛笔字兴趣班里,孩子们有的蘸墨,有的低头写字,个个专注。宣纸上,横竖撇捺慢慢成形,写得不好也没关系,老师总是笑着鼓励,孩子们学得开心,笑声不断。
学生卓姚特别喜欢这里的“红领巾小课堂”。她觉得,老师不仅教写字,还帮着辅导作业,最棒的是认识了一群新朋友。每次课程结束,她都舍不得走,巴不得明天就再来上课,社区活动室简直成了她的第二个家。
阿拉善右旗这次可下了大功夫,暑假期间开了十多种兴趣班。书法、口才、科学实验,样样都有,社区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一起发力。课程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设计,小一点的孩子玩中学,大的孩子通过技能课了解中华文化,增长本事。
口才班的学生李紫一,变化可不小。以前她上课不敢举手,怕说错话。现在上了几节课,她胆子大了,敢在大家面前开口了。每次发言,同学们都认真听,她心里暖暖的,觉得自己被尊重,表达起来更自信了。
兴趣班的火热,离不开背后的精心策划。阿拉善右旗的社区和活动中心,想方设法让孩子们过个有意义的暑假。课程不仅丰富,还特别注重启发性,不是为了考试,而是让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里成长,真正做到边玩边学。
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张娟老师说,暑假是“有意义的空白期”。兴趣班既能让家长松口气,也能让孩子们学到东西。课程设计不功利,学习和休息两不误,孩子们玩得开心,家长也放心。
这些兴趣班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。社区活动室变成了孩子们交流的平台,大家一起学、一起玩,友谊在不知不觉中加深。社区的文化氛围也更浓了,孩子们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,家长们看着孩子进步,脸上笑开了花。
数据也说明了这次活动的成功。据当地统计,阿拉善右旗的兴趣班覆盖了上千名学生,课程种类从去年的8种增加到今年的13种。书法、口才、科学实验等课程,报名率都超过九成,家长和孩子们的满意度高达95%。
这样的暑假活动,不光让孩子们学到新东西,还让他们感受到社区的关怀。书法课上,孩子们体会到中华文化的魅力;口才课上,他们学会勇敢表达;科学课上,小实验点燃了他们的好奇心。这些经历,成了他们暑假最宝贵的回忆。
活动背后,还有许多默默付出的老师和工作人员。他们不仅教知识,还用心陪伴,帮孩子们调整姿势、解答疑惑。正是这份用心,让兴趣班成了孩子们成长的舞台,也让社区变成了温暖的大家庭。
这样的暑假模式,你觉得怎么样?如果你的社区也有类似的兴趣班,你会让孩子去试试吗?或者你小时候,暑假是怎么过的?这些活动背后,藏着对孩子们的爱和期待,也让人忍不住想聊聊,什么样的假期才算真正有意义。
大财配资-炒股配资门户配资-正规实盘股票配资公司-个人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